哪裡有文化,哪裡就有文化的哲學。
「野蠻人是那相信野蠻存在的人」,李維史陀如是說。如何不把不同於自己的文化,視為沒有臉孔的野蠻,這是人類在後巴別塔時代的共同課題!
文化是一張網,給予我們限制,也支撐著我們,我們在其中呼吸、思考與行動,並與不同的文化碰撞、相遇。
從某個意義來看,我們只能在所置身的文化中認識一切,文化彷彿是一種束縛,拘束了我們的活動範圍;但若將文化自我們身上抽開,則人類根本沒有立足之地,其實也正是文化給了我們面向這個世界的力量。而如何與其他文化共處,也成為「是否有文化」的關鍵指標。
哲學是對一切事物的反思,在這裡我們要反思的對象就是「文化」,以及文化所涵蓋的:語言、藝術、勞動、宗教與歷史。
人類的歷史從自然狀態發展到文明狀態,究竟是墮落,還是提升?人類的語言和動物的語言有何不同?語言能否傳達我們的思想,或者只是欺騙?藝術是否只屬於少數具有天才的藝術家,或是也可以屬於一般大眾?勞動是人類自由的實現,還是受苦與異化?技術的進步究竟是對人類勞動的解放,還是使人類與勞動更加疏離?宗教是人類信仰的終極真理,還是他們的集體幻覺?
關於文化的哲學思考,永遠不會停止;哪裡有文化,哪裡就有文化的哲學!
推薦序 高中哲學教育的視野──思考那不被思考的事情╱沈清楷
推薦序 文化哲學是什麼樣的哲學?──談文化哲學的四個特性╱楊植勝
推薦序 文化的哲學思考──從日常生活到最艱難的選擇╱陳妙芬
第一章 文化哲學導論
文化表示文明的狀態,文明相對於自然狀態,是整個人類都歷經的過程。文化展現在各個文化、文明的特定形式中,並屬於某個民族。
.問題思考
問題一:文化是否使人脫離自然?
1. 人類應該追求完善
2. 文化讓人脫離了自然,從而使他無法嘗到自由的滋味
3. 要從人身上把自然與文化區分開來是不可能的
問題二:我們可以說一種文化比另一種文化優越嗎?
1. 文化多樣性難以受到肯認
2. 文化相對主義在今天是受到認可的
3. 文化或多或少都與歷史的演變相關
.哲人看法
問題一:文化是否使人脫離自然?
1. 康德:人類必須由己身創造出一切
2. 盧梭:文明人失去了自由
3. 梅洛─龐蒂:人類的天性不存在
問題二:我們可以說一種文化比另一種文化優越嗎?
1. 蒙田:野蠻人不是我們所想像的
2. 李維─史陀:評斷的標準是相對的
3. 萊里斯:接觸有助於文化創新
.進階問題思考
問題三:是否應該懷疑文化的價值?
1. 佛洛伊德:文明是苦惱的根源
2. 阿多諾:「在奧辛維茲之後,我們再也無法寫詩了。」
.延伸思考
電影──是否應該將「野孩子」視為早於任何文化的人性?
哲學時事──自然與文化的對立是文化性的嗎?
.哲學練習
.綜合整理
第二章 語言
語言是一種建立於符號系統,用來表達與溝通的工具。
.問題思考
問題一:說話,是否為行動的反義詞?
1. 說話,是要影響他人
2. 說話,是完成某些行動
3. 語言能夠重新詮釋世界
問題二:人類語言的特性為何?
1. 答案並非是生理學上的
2. 動物的溝通似乎是存在的……
3. ……但無法與人類的語言相比擬
問題三:語言能否轉譯思想?
1. 語言似乎是思想的障礙
2. 思想無法超出語言的範圍,思想是語言所產生的
.哲人看法
問題一:說話,是否為行動的反義詞?
1. 柏拉圖:修辭的說服力量
2. 奧斯丁:施為性語言──藉由語言文字行動
3. 班維尼斯特:說話,就是「再造」
問題二:人類語言的特性為何?
1. 盧梭:自然語言及約定俗成的語言
2. 笛卡兒:語言是人類的特性
問題三:語言能否轉譯思想?
1. 柏格森:語言是個背叛者
2. 黑格爾:我們在語言中思考
3. 海德格:語言作為對存在者的揭示與開顯
.進階問題思考
問題四:對話有什麼用處?
1. 魏爾:「應該要尋求同意還是相互爭執?」
2. 柏拉圖:對話中哲思的藝術
3. 梅洛─龐蒂:對話如同合作
.延伸思考
文學──語言文字會說謊嗎?
.哲學練習
.綜合整理
第三章 藝術
藝術是人類的活動,主要在於生產具有審美價值的作品。
.問題思考
問題一:藝術什麼時候發生?
1. 藝術不再一定要是美的
2. 藝術不再需要透過作品的形式呈現
3. 是藝術家創造藝術
問題二:藝術有什麼用?
1. 藝術是無用的嗎?
2. 藝術有各式各樣的功能
3. 藝術是解放者
問題三:所有人都是藝術家嗎?
1. 藝術家因他與眾不同的技巧而顯得傑出
2. 藝術家是透過其天份而展現出來
問題四:審美判斷應該被教育嗎?
1. 品味好壞是無法經由說服的
2. 所謂「好的」品味是某個社會階級的品味
3. 藝術家的敏感度能夠喚醒感受
.哲人看法
問題一:藝術什麼時候發生?
1. 康德:藝術的美不同於自然的美
2. 古德曼:藝術作品不是一個物品而是一個事件
3. 亞瑟.丹托:是脈絡造就了藝術品
4. 安德烈.馬樂侯:藝術概念的誕生
問題二:藝術有什麼用?
1. 黑格爾:荷蘭畫家使日常生活得以昇華
2. 亞里斯多德:悲劇淨化如同靈魂的昇華
3. 泰奧菲爾.哥堤耶:「有用的都是醜的」
問題三:所有人都是藝術家嗎?
1. 柏拉圖:藝術家沒有繆斯便一無是處
2. 阿蘭:製造不是創造
3. 尼采:沒有所謂的藝術「奇蹟」
問題四:審美判斷應該被教育嗎?
1. 休謨:我們欣賞藝術作品如同品嘗菜餚
2. 康德:當我們說「好美」時,指的是什麼?
3. 艾德蒙.戈布洛:資產階級利用藝術來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
.長文閱讀
黑格爾,〈美學講稿〉
.進階問題思考
問題五:藝術是否會欺騙我們?
1. 柏拉圖:藝術再現真實的表象
2. 羅密歐.卡斯特路奇:「只有虛假才能鍛鍊智力」
3. 普魯斯特:真實的生命是文學
4. 亞里斯多德:詩比歷史更哲學
.延伸思考
繪畫──藝術家的雙重視角?
訪談──傑夫.昆斯,或者是挑釁的藝術
哲學時事──當代藝術中是否有欺騙的成分在?
.哲學練習
.綜合整理
第四章 勞動與技術
勞動是一種活動,人類透過勞動改變自身環境,以求供應自己生存所需。技術是為了達到這個結果所使用的各種手段之總和。
.問題思考
問題一:勞動與技術是否與自然相對立?
1. 勞動與技術對抗大自然所發生的種種事件,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與欲望
2. 然而技術不能否定自然法則
3. 勞動改變人類的本質
問題二:技術會帶來危險嗎?
1. 技術的好處
2. 技術產生新的威脅
3. 技術本身沒有危險
問題三:技術是否解放了勞動?
1. 藉由技術產生的勞動轉變
2. 區分苦活與勞動
3. 人必須要解放自己,技術才可以解放人類
.哲人看法
問題一:勞動與技術是否與自然相對立?
1. 彌爾:技術的存在就是承認,光靠自然是不足的
2. 培根:只有服從自然才能支配自然
3. 笛卡兒:科學的保證
4. 馬克思:透過勞動,人改變其本質
問題二:技術會帶來危險嗎?
1. 伏爾泰:技術的好處
2. 約納斯:技術變得比自然更讓人敵對
3. 呂西安.塞弗:技術是無辜的
問題三:技術是否解放了勞動?
1. 斯密:勞動分工
2. 黑格爾:形式的活動與機械性勞動
3. 亞里斯多德:假如梭子能自行編織……
4. 拉法格:為何亞里斯多德的夢想沒有成真?
.進階問題思考
問題四:閒暇的時間是我自由的時間嗎?
1. 鄂蘭:勞動作為奴性的活動
2. 馬克思:勞動結束之際,生命開始之時
3. 尼采:勞動是最好的控制
4. 塞內卡:真正的空閒不與勞動相對立
5. 阿蘭:幸福在自由的勞動中
.延伸思考
電影──佛列茲.朗的《大都會》
訪談──工作的痛苦
.哲學練習
.綜合整理
第五章 宗教
宗教是信仰與集體儀式的整體,它朝向某種甚至是具有神聖性的超自然。
.問題思考
問題一:人需要信仰嗎?
1. 信仰回應了某種自然的需求
2. 信仰回應一種社會需求
問題二:人可以宣稱自己認識神嗎?
1. 神使自己在人的心中被認識
2. 人可以透過自然的理性之光來認識神
3. 對神的科學認識並不存在
問題三:理性與信仰注定相互對立嗎?
1. 信仰與理性的一致性建立在區別與上下排序
2. 必須區分思想與信仰
3. 然而即便是科學也包含著信仰
.哲人看法
問題一:人需要信仰嗎?
1. 康德:宗教回應實踐理性的需求
2. 佛洛伊德:宗教是對應心理需求的文化性回應
3. 伊利亞德:人透過與神聖的關係定義自身
問題二:人可以宣稱自己認識神嗎?
1. 巴斯卡:神透過人的內心讓人認識祂
2. 盧梭:人可以藉由天生的理性來認識神
問題三:理性與信仰注定相互對立嗎?
1. 阿奎那:信仰與理性能夠彼此調和
2. 阿蘭:思考與相信是兩件事
3. 尼采:科學理性仍然包含著信仰
.進階問題思考
問題四:宗教是否帶來幸福的幻覺?
1. 聖馬太:幸福並不在容易的生活中
2. 馬克思:至福是幻覺
.延伸思考
繪畫──要看見才能相信?
.哲學練習
.綜合整理
第六章 歷史
歷史是人類所歷經事件的整體,同時也是透過調查的方式去重建這些事實。
.問題思考
問題一:歷史是否有意義?
1. 進步可以是歷史的意義本身
2. 但進步的意識形態是可被批評的
3. 只關注現在會讓歷史意義變得不確定
問題二:誰創造歷史?
1. 人類製造歷史卻不知道他創造出什麼樣的歷史
2. 人是他們的歷史的行動者
3. 但作為敘述者的歷史學家,是他創造了歷史
問題三:歷史學家在什麼條件下可以做出判斷
1. 必須要與歷史各個主要行動者們保持同樣距離
2. 不過應該要先理解才能夠做出判斷
3. 歷史學家的判斷不是法官的判決
.哲人看法
問題一:歷史是否有意義?
1. 康德:歷史是朝向人類的普遍進步發展
2. 班雅明:進步的意識形態合理化了最糟的狀態
3. 阿多格:現在主義使未來的意義變得不明確
問題二:誰創造歷史?
1. 黑格爾:人類創造歷史卻不知道自己創造了什麼樣的歷史
2. 馬克思:確實是人創造歷史
3. 鄂蘭:是敘事者看見並創造歷史
問題三:歷史學家在什麼條件下可以做出判斷?
1. 芬乃倫:歷史學家應該要對歷史主角保持相同距離
2. 布洛克:歷史學家首先必須了解才能評判
3. 呂格爾:歷史學家的判斷不是法官的判決
.進階問題思考
問題四:歷史是建立在集體記憶之上嗎?
1. 阿伯瓦赫:歷史無法被簡化為集體記憶
2. 呂格爾:歷史學家要對集體記憶進行批判的工作
3. 呂格爾:是什麼正當化了記憶的義務?
.延伸思考
人文科學──歷史學者在戰犯的大型訴訟中扮演何種角色?
電影──人們可以重寫歷史嗎?
.哲學練習
.綜合整理
譯名表
購物須知
1. 基道 BookFinder 尊享優惠
基道 BookFinder 與基道門市的現場或會員優惠,因銷售通路不同而有差異,兩者的優惠暫不互通。
2. 備貨時間
當書籍頁上顯示「有現貨」(表示庫存>3),而又數量足夠訂單所需,我們會在付款確認後 2 - 4 個工作天內出貨/聯繫閣下預約上門運送時間。
如書籍頁上顯示「沒有現貨,購買後立即進貨」或現貨數量不足訂單所需,我們會在付款確認後,從出版社或供應商訂來,一般來說約需時 5 - 14 個工作天,英文書則需時約 2 個月(若有延遲將另行告知)。
因同一張訂單的書籍會一起出貨,故訂單的出貨時間應以訂單內最長出貨時間的書籍作準。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,建議您將「沒有現貨」的書籍與其它書籍分開訂購,以利快速出貨。
3. 運送時間
香港本地可選自取或上門派送:
順豐自取服務由順豐速運提供,包括智能櫃、指定便利店、順豐站、順豐服務中心。一般出貨後 1-2 個工作天可抵達指定取貨點。惟物流受許多因素影響,恕我司未能為運送時間作出保證。
書籍送抵讀者自選的取書點後,順豐會以手機短訊通知取件。智能櫃快件須於到達後 40 小時內取件,其他自取件則須於 3 天內取件。若自取點空間不足而快件逾期未取,該快件將由順豐回收,讀者須致電順豐客戶服務熱線(27300273),重新安排取件。
門市自取可選基道書樓.旺角店/銅鑼灣店,貨品到店後,我們會以電郵或SMS短訊通知讀者取件。請於 14 天內前往取書,逾期將有機會需重新安排取書時間。
上門派送則由順豐速運或其他物流公司提供,工商或住宅地址皆可。運送時間一般可安排於 「
2. 備貨時間」
後一星期以內。
海外地區運送時間請參以下 「
5. 運費計算」之圖表。
4. 貨幣單位
本網站所有產品均以港幣作為結帳貨幣單位,非香港地區使用者須以信用卡或其他付款方式支付港幣。
5. 運費計算
-
香港本地
- 不論書籍數量,每訂單運費一律 HK$38
- 折實滿 HK$200,書樓自取免運費
- 折實滿 HK$400,運費減半
- 折實滿 HK$1,000,可選擇免費上門派送(若選擇順豐站自取,則仍需收取 HK$19 運費)
- 限時免運費推廣
+ 全網本地免運費(需折實滿$300,訂單內包括任何1本二手書)
-
其他地區
-
運費 = 基本費(定額,每訂單計) + 處理費(總原書價%)
-
免運費優惠不適用於海外訂單。
-
當包裹抵達當地後,當地海關或速運服務商可能會向收件者徵收相關稅項(如清關關稅、入口稅、增值稅等)及清關附加費。各個國家或地區所徵收的稅項均不同,本網站無法限制有關費用,收件者須自行負責此項費用。詳情可向當地海關查詢。
地區 |
基本費
(定額) |
處理費
(總原書價%) |
台灣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 |
$30 |
40% |
南韓 |
$30 |
45% |
美國、加拿大 |
$30 |
55% |
歐洲/英國 |
$35 |
50% |
日本、澳洲、紐西蘭 |
$30 |
50% |
澳門 |
$20 |
35% |
地區 |
基本費
(定額) |
處理費
(總原書價%) |
台灣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南韓 |
$85 |
55% |
美國 |
$80 |
110% |
加拿大 |
$80 |
110% |
歐洲/英國 |
$65 |
80% |
日本 |
$50 |
65% |
澳洲 |
$80 |
110% |
紐西蘭 |
$80 |
110% |
加拿大平郵
-
購買1本書
原書價:HK$100 折後價:HK$80
基本費:HK$30
處理費:HK$100*55% = HK$55
(運費 = HK$30〔基本費〕 + HK$55〔處理費〕= HK$85)
結帳:HK$80 + HK$85 = HK$165
-
購買5本書
總原書價:HK$500 總折後價:HK$400
基本費:HK$30
處理費:HK$500*55% = HK$275
(運費 = HK$30〔基本費〕 + HK$275〔處理費〕= HK$305)
結帳:HK$400 + HK$305 = HK$705
每本平均運費 = HK$61(每本平均節省 28% 運費)
6. 有關取消訂單
除以下所列舉之情況,本網站不設取消訂單:
-
因本站產品資料不清晰、錯誤或誤導,以致使用者錯下訂單
-
因供貨狀態有誤,以致使用者錯訂缺貨產品
-
因代訂產品已停版,以致無法完成訂單
7. 退款安排
若確認取消訂單,我們會發電郵通知您此情況,並為您辦理退款,信用卡退款通常需時 2-3星期。
8. 辦理退貨的原則
如使用者發現所收取的產品出現以下情況,請於收貨後14天內與本網站的客戶服務團隊聯絡(cs@logos.com.hk),要求退貨,並提供訂單編號、退貨原因、聯絡方法等。本網站會盡快為使用者辦理退貨或換貨手續。使用者請保留訂單及確認通知,作為退貨憑證。
-
印刷損壞:包括錯頁及倒印
-
裝幀損壞:包括倒裝、缺頁及錯置
-
配貨錯誤:送上不正確的產品
-
郵遞錯誤:郵遞運送上的錯誤,誤送了不正確產品
衣飾類貨品只接受瑕疵品退換,恕不接受以尺碼不合或個人觀感、色差等原因退貨,下單前請先參考尺碼表以選擇正確尺碼。
9. 跟進退貨情況
使用者要求退貨後,均會收到由本網站發出的退貨電郵,詳情交代退貨安排及手續。如對退貨有任何查詢,可直接與基道文字事工有限公司網站客戶服務團隊聯絡。
10. 有關購買二手書(好書永續@BookFinder)
-
所有二手書,一律不設更換或退款,敬請見諒。
-
本網站售出二手書所得收益,將全數用作支持「別是巴神學生書券資助計劃」及「聖經通識叢書出版項目」。
-
每本二手書都經過清潔和消毒,但書況不一,購買前敬請參考書況描述,方予結帳,標準如下:
-
近全新:看上去如同新書。
-
頗佳:輕度使用痕迹,未如新書簇新。
-
良好:有使用痕迹,少量瑕疵(如署名、畫線、摺角、書頁輕微泛黃等)。
-
一般:較多使用痕迹及瑕疵(如署名、畫線註記、印章、書頁泛黃等)。
-
尚可:瑕疵較多,書況亦較差(如褪色、圖書館用書等標記、水迹等)。
-
書況描述中所標示的折扣僅為約數,實際售價以每本二手書所顯示的「特價」為準。
-
同一書籍,可能會有不同版次/版本,當中封面及內容亦可能稍有差異,而所有版次的定價,均以目前最新版次的定價來計算,購買前請先參考「版本」一欄列出的年份及版次資料。
-
書籍資料頁所列出的附件(如研習本、工作紙、光碟等)均不保證齊備。如有需要,請先與客服人員確認。
-
每本二手書僅此 1 本,有可能會於閣下結帳前售出,建議加入購物車後從速結帳。